泽泰京剧网
首页 > 京剧知识 > 山东快书

山东快书

山东快书产生于山东省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。有关山东快书的起源,主要有两种说法。一说创始于清咸丰年间的山东济宁艺人赵大桅,他吸收当时著名山东大鼓艺人何老凤的“捽缰腔”,编演唱词,并以梨花大鼓的梨花片作为击节乐器,形成山东快书的前身“武老二”;一说是在山东落子说唱武松故事的传统节目基础上演变而成的,以山东落子的竹板为击节乐器。此外,还有创始于明万历年间的武举人刘茂基、清道光年间的落第举人李长清等不同说法。根据对艺人师承关系的考察,多认为李长清传艺于傅汉章,傅汉章传艺于赵震及魏玉河,遂形成两支,流传至今。魏玉河一支的著名艺人有卢同武,再传至杨立德,杨立德擅长“俏口”、“贯口”,自成一家,被誉为“杨派”。赵震一支的著名艺人有戚永立,再传至高元钧,高元钧以注意刻画人物、表演生动风趣见长,被誉为“高派”。自清代末年以来,戚永立等名家曾到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汉口等地演唱,扩大了山东快书的影响。

山东快书自形成以来就以武松故事为主,因此演员被称为“说武老二的”,“唱大个子的”。正书之外有些风趣的小段子叫作“书帽”,如《大实话》、《柿子框》等。山东快书由于曾用竹板击节而叫作“竹板快板”。20世纪30年代前后,著名演员高元钧登上舞台演唱,曾叫作“滑稽快书”;1951年他录制《鲁达除霸》唱片时定名为“山东快书”。

山东快书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的韵文,穿插一些过口白、夹白或较长的说白。语言明快风趣,情节生动,表情动作夸张,节奏较快,长于演说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的武打故事。但旧社会也给山东快书遗留下不少不健康的“荤口”,因此从1940年开始,高元钧开始致力于山东快书语言的净化工作,提高了传统节目的艺术质量,并借鉴相声、京剧等艺术,加强了山东快书的艺术表现力。
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吴素秋 战术油彩和京剧...
战术油彩和京剧油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油彩类型,它们在用途、设计和美学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。 用途 战术油彩:战术油彩主要用于军事伪装,旨在将士兵或物体隐藏在...
京剧头饰绒球代表什么 戏曲行业称为祖...
戏曲行业称为祖师爷的主要人物是唐玄宗李隆基。唐玄宗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,也是对中国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。 唐玄宗在位期间(公元712-756年)...
京剧名段100首目录武家坡 快板书
快板书由数来宝演变而成。因用两块大竹板儿(大板儿)和五块小竹板儿(节子板儿)而得名。大小竹板儿合称为“七块板儿”。 李润杰将评书和相声的艺术手法融合到快板...
梅玮 张凯主演四进士观感
众所周知,京剧老生马派与旦角的梅派一样,均以艺术手段全面著称,必须唱念做舞皆精,因而出类拔萃,艺压群芳,如同梨园界的喜马拉雅。惟其如此,后辈习学者望而生畏...

强力推荐